李俊峰认为,碳中和是为了改变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首先要解决能源的轻捷化,然后解决低碳化,最后实现智能化,能为万物互联的时代提供轻捷的、安全的、可靠的、低成本的能源,比方说光伏发电,比方说海上风电,数字化推动能源到能量的过程,这些都有赖于技术进步。
无独有偶,5-6月期间国投集团等央国企的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仅限182尺寸电池投标,而这些项目的属地气象与地形条件对组件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招标单位综合考量排布灵活、重量适中、应用场景丰富、LCOE成本较低等多重因素,以此约束招标范围,从而确保从产品端保障地面电站的安全稳定。近两月仅限182产品或限制超大板型投标的项目累计规模已达14.2GW,占近两个月整体招标规模的近60%,占上半年招标总量的16%
此外,在内卷又充满变数的的光伏赛道上,阳光电源要想摆脱阴霾,真正等到阳光,或许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可见,其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这些数字都足以证明,无论从储能、光伏发电还是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看,阳光电源都处于大风口之上。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三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两家正在IPO的古瑞瓦特、首航新能和已在A股科创板上市的固德威。在行业的利好之下,公司股价从2018年最低价5.17元上涨至今已超20倍,最高超过30倍,成为A股市场上名副其实的造富神话。
似乎没有哪家公司比阳光能源(SZ:300274)更有故事可讲了。阳光电源头上的乌云根据钛媒体APP统计,从8月24日至31日,阳光能源累计跌幅已达到23.01%,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前复权),而对于跌停的原因,钛媒体APP总结了以下几点。此外,凭借更高的发电量优势,双面组件的市场占比快速提升。
尤其近两个月内,包括中广核新能源等多家央国企集采项目招标中明确限制P型组件的功率不超过560W,多个标段限制超大板型组件参标,以此确保大型地面电站的能源安全,稳健实现绿色转型。182组件81%的中标占比显示出其强劲的市场表现力,在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央国企产品可靠选型偏好等多重利好因素促动下,相信182组件下半年依然会有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间,华电以15GW的招标规模处于领军地位,国电投等五家央国企以8-10GW的招标规模处于第二梯队,广东能源等7家地方能源企业高于1-3GW的招标规模处在第三梯队。N型组件产品上半年招标规模份额占比为2.8%,虽较2021年全年0.6%的占比有小幅增加,但占比整体份额仍非常有限,预计还需较长时间去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5月,在央国企光伏组件招标中,166组件产品占比仅为8.1%,182组件已占比整体中标量的81%,400W以下功率的组件逐步淡出市场。可靠安全转型 央国企偏爱500-580Wp功率段依据招标(可统计产品功率)数据统计,2022年1-6月500Wp以下的小功率组件招标规模份额仅占3.1%,较去年23%的占比份额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在市场需求趋势的引导下,部分210组件制造商顺势加入到182阵营中来,以182产品进行投标从而提升产品市占率。2022年7月2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 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线上研讨会成功举行,大会对2022上半年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作了回顾并对下半年形势做出展望。无独有偶,5-6月期间国投集团等央国企的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仅限182尺寸电池投标,而这些项目的属地气象与地形条件对组件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招标单位综合考量排布灵活、重量适中、应用场景丰富、LCOE成本较低等多重因素,以此约束招标范围,从而确保从产品端保障地面电站的安全稳定。近两月仅限182产品或限制超大板型投标的项目累计规模已达14.2GW,占近两个月整体招标规模的近60%,占上半年招标总量的16%
此外,在内卷又充满变数的的光伏赛道上,阳光电源要想摆脱阴霾,真正等到阳光,或许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可见,其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这些数字都足以证明,无论从储能、光伏发电还是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看,阳光电源都处于大风口之上。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三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两家正在IPO的古瑞瓦特、首航新能和已在A股科创板上市的固德威。
在行业的利好之下,公司股价从2018年最低价5.17元上涨至今已超20倍,最高超过30倍,成为A股市场上名副其实的造富神话。似乎没有哪家公司比阳光能源(SZ:300274)更有故事可讲了。
阳光电源头上的乌云根据钛媒体APP统计,从8月24日至31日,阳光能源累计跌幅已达到23.01%,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前复权),而对于跌停的原因,钛媒体APP总结了以下几点。公司其中的任何一个产品,放到市场上都可谓是热门的王炸产品。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阳光电源的内部人士表示海关数据和公司出货口径可能存在不一致,不能单纯把海关数据和公司出货数据对等。以光伏逆变器为例,其作用就是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即我们常说的市电,转换之后的电流才能被人们正常使用。在伍德麦肯兹发布的报告中,截至2019年底,华为逆变器的累计出货量不足1.1亿千瓦,与企业自报数据相差约800万千瓦。受此消息影响,整个A股市场的光伏行业都有所震荡。而在IHS Markit的统计中,这一数字则仅为8640万千瓦,差值高达3000万千瓦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毛利率为25.54%,同比下降 2.51%。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营业成本91.45亿元,同比增长5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8.95%。当前,阳光电源的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
另一个利空则是美国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也就是说,光伏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内人士曾直言,没有逆变器的光伏电站就等于(只是)立了几块空板子。
而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半年报也可以看出,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十分羸弱。在8月26日的调研活动中,有投资者提问道,公司对下半年逆变器毛利率的展望是什么?对此,阳光电源表示,在逆变器毛利率方面,我们判断下半年一是公司海外发货量会有所提升, 二是分布式包括户用的发货量也会提升,三是二季度已经有部分产品价格传导由于上游IGBT紧张叠加涨价,公司部分产品格已经在二季度做了一些价格传导,在三、四季度更会逐步体现。
报告期内,阳光电源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1.17亿元、7.23亿元、-1.43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7.24%;此外,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9亿元,同比增长59.77%。阳光电源的业绩如何?实际上,尽管近几年阳光电源在A股市场上大放异彩,但对比公司的净利润,似乎难以匹配这样的光辉。就此,阳光电源的工作人员当时对中国能源报的答复是公司内部觉得问题过于敏感,不适合发声。在风口上起飞公开资料显示,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因此,总得来看,阳光电源虽然目前已经摆脱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但公司当前的业绩还不足以完全说服市场和投资者。对于逆变器数据是否造假,该人士称,就公司而言,不可能数据造假,不存在这种情况。
因此,该文章认为,逆变器生产企业虚报出货量的情况或许普遍存在。虽然这篇本章并没有将矛头直指阳光电源,但在文中,作者提到,在两年前,权威媒体《中国能源报》也曾对逆变器行业两大龙头华为和阳光电源提出过质疑。
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终局效力。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8.91GW,同比增长51.5%。
据悉,美国大型光伏阵列功率优化器供应商Ampt于7 月 28 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37调查申请,指控SolarEdge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侵犯了其专利权,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此外,8月31日,有消息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式减持比亚迪,尽管减持的比例不高,但大部分投资者认为,这将给新能源汽车赛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利空。作者在对比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关数据后,他发现,以上三家公司披露的海外销售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相去甚远。而从各个行业发展来看,带给阳光电源的,也是无限的利好。
因此,8月29日,美国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及其组件(Certain Solar Power Optimizers, Inverte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27)消息还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因此,有部分声音认为,公司近两千亿的市值对应十几亿的净利润,公司的高估值或许已经严重透支。
文章指出:两家企业自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它们均在2019年实现了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亿千瓦(100GW)然而,第三方咨询机构的统计却是另一番景象。原因之一:陷入造假风波这两天,一篇名为《逆变器全行业数据造假?古瑞瓦特、固德威、首航新能海外销售之谜》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根据阳光电源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为公司创造了59.33亿的营收,占总营收的48.31%。然而,进入2022年以来,阳光电源成长性正在受到质疑,而最新的信息是有文章报道称我国逆变器行业出口数据有造假,尽管没有明指有阳光电源参与,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